怎么上课?
精品课程评估是以教学交流、推广先进经验、促进教育发展为目的的学术交流活动。可以说,它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经久不衰的趋势。诚然,高质量的班级竞赛可以匹配水平和风格,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和教学改革的兴起。但是现在流行的优质课比赛大多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真的是到了降温的时候了。优质课程往往因其精致、完美、模式理想而受到评委青睐,被视为“高水平”。于是,导师和选手为了推出“高水平”的课,致力于“做课”和“表演课”。从选人、选课、教学设计、写教案、试课、调研修改到制作课件,都要精心策划,反复排练。有的甚至花费大量财力物力。综上所述,所谓的“优质课”有以下弊端:
第一,优质课竞争变成了时间竞争。备课是上课的前提,但是花很长时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来备课,就有点考虑不周了。为了“出”和“出质量”的课程,主办方往往会提前两三个月,或者提前半年、一年发出通知。参与者有充足的时间准备,甚至“磨炼”。按理说,此举无可非议。但是一节优质课能上一到两个月甚至更久,让人觉得不正常。试想一下,在我们正常的教学工作中,每个老师每天都要上两三节课,也就是说,每个老师一天都要准备两三节课的教案,只有这样教学工作才能正常进行,当然这还不包括批改学生作业的工作。题目(课型)选定后,同一节课就要在本班甚至全年级、全校反复排练,直到理解透彻,说得完美,像奖牌一样金玉其外。经过这样的持久战,优质课怎么可能不“优质”?可以说,谁把握住了时间,似乎就是十拿九稳了。试讲那么多,试讲的内容侧重于师生的外在表现。一方面让学生对学习的目的感到迷茫,另一方面也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花这么长时间讲一节课是什么素质?
第二,优质课竞赛变成了“集体”竞赛。众所周知,一节课一般都是一个老师来教,但是目前一些高质量的班级比赛改变了这个传统。讲台上有一个人在发言,后台却有一个庞大的“智囊团”。有全年级甚至整个教研组的老师和权威在后台出谋划策,“说怎么办”。所以,有一些人纠正“咬文嚼字”,训练眼神手势,有研究步骤,设计教具,甚至考虑到开头、结尾、过渡、从哪里说起都天衣无缝,安排巧妙周全。真的是“全师动员,好好干。”这时候教练往往就成了没有主见,不知所措的木偶。在这种形势下,谁的集体力量大,谁得奖的希望就大。这样产生的“优质班”,其实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能低人一等吗?
第三,优质课竞争变成了“格局”竞争。有些选手为了“出”和“出质量”的课程,获得好的名次,不顾实际情况,煞费苦心地经营,想尽办法在课堂上“编织”一些“花样”,企图出奇制胜。谁的招数多、奇、巧,谁就一定赢。如今,在课堂上使用录音机、电视机和录像机不再是一个好主意。多媒体早已成为优质课比赛的宠儿!还有一些奇招,比如带自己的学生(已经训练好的)来达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自制“专用”教具,以创新教学方法。这样的课程,即使获得了“高质量”,又有什么价值呢?在这些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注重教师自身和他人的经验积累,却忽视了学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模态反思和认知现实。设计师以教学为主线,精心设置“圈子”和“铺路石”,让教学过程顺利推进,包括如何引导学生按照老师的意图回答问题,都要经过仔细的思考和设计。课堂上,老师拐弯抹角,学生揣摩老师的意图,随心所欲地“钻圈子”。有些老师担心学生不配合,课前准备不当,使课堂成为一种基于学生知识的浅层活动。试想,这种“做课”“表演课”能促进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发展吗?这种课太富于表现力,缺乏不可预测因素引起的师生思维碰撞,没有体现教师的适应性与学生的自主探索之间的“认知冲突”和师生在互动中对知识的* * *建构。课堂,因为缺乏真实的教学场景和师生充分的情感投入,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鉴于精品课程的上述弊端,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
首先,课堂评价延伸到课外活动。仅以一节课的表现来评价一个老师的教学是否优秀,显然是片面的。在以往的评优活动中,评委们听到的、看到的、评价到的,仅限于一节课。以一堂课的表现来判断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容易导致评价活动取向的偏差。因此,评教活动除了听一节课,还要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课外评价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1.老师带来的学生基本信息。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知识的能力,习惯养成等等。2.教师在促进学生成长方面的工作,比如给学生评语,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等等。3.评价教师素质,如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文化素养、参与* * *、教研成果、自制教具、模型、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老师在和平时期的教育努力和成绩是最有说服力的。
其次,要改变精品课程的组织形式和评价方式,增强精品课程的实效性,强化精品课程的导向功能。比如赛前通知不要太早,不一定要搞层层选拔。可采用报名与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候选人,竞赛内容范围可由组织单位确定,也可采用赛前抽签的方式确定内容,避免参赛选手只选择容易显现效果的教学内容而忽略真正需要学习、讨论、难以处理的教学内容。当然,这种方式给组织者和参赛者增加了难度,它的课堂效果可能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完美,但它的作用不可小觑。
第三,在评价方式上,仅由专家评委决定,专家评委、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如赛前发放评估表,老师会根据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发表意见,为评委提供评估参考。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证评奖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参与者参与思考的能力,让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观察和分析课堂教学的成功与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课后,评委可以对参赛课进行点评,加强优质课的引导作用。
调整评价重点,加大个性化教学探索,形成丰富多彩的教学局面。在以往的评价活动中,评委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重点关注教学过程是否顺畅、手段是否先进、课堂是否生动,而对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突破常规的探索性尝试、教师因大胆探索而导致的失误等关注不够。即使他们关注学生的行为,他们也常常只注意到学生对老师所教内容的反映。这种评价很容易导致老师把备考精力投入到备考“表演”上。。这些都导致了参赛选手求稳、求顺、求创新,而不求真实、求真理,以至于失去了大胆探索的勇气,导致课堂既无短板也无特色,模式单一,风格雷同。建议树立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完善竞赛课评价标准,摘掉“理想化教学模式”的有色眼镜,调整评价重点。注重体现课改理念的教学细节,随机教学策略的运用,师生互动中知识的建构,常态下具有生命力的教学呈现。尤其要重视教师的大胆尝试和探索,宽容探索中的失误,充分肯定成功。只有这样,才能鼓励教师充分展示自己,探索有个性的教学艺术。只有这样,我们的竞赛班才能形成具有前瞻性意义的“理想班”,形成具有生命力、低成本、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正常班”。
综上所述,精品课程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教学过程的表现;教学手段的形式化;被动教学主体等。所以我个人认为,优质课不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容易助长争名逐利、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一堂课的成功,只能证明教这门课的老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充分的准备,但不代表老师有全部的才华。师德、才学、学识的评价体系过于简单化、功利化,容易挫伤真正有个性、有才华的教师的积极性。精品课程评价体系不尽合理,排斥大多数学生,不涉及评价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