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中的家庭技能
一、入户时经常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回答者有疑问。人口普查采取入户调查和现场申报的方式,有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一些普查对象担心一旦如实登记,这些信息可能成为有关机关的处罚依据,不愿提供真实情况。他们担心政府职能部门今后会根据普查数据增加相关收费,对普查对象,尤其是流动人口和计划外出生人口造成心理阴影,他们担心政府会利用普查来收取他们的费用。
2.一些特殊人群对调查有抵触情绪。比如下岗职工、有不良记录的人、生活困难的个人、解除劳动教养的人、长期上访的人、对拆迁补偿不满的人等等。,可能因为对政府和社会的抵触而不愿意配合普查工作,甚至出言不逊,成为普查中的“钉子户”。
3.大部分受访者只是被动地接受调查。从以往的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等调查来看,每次都只是被调查者应尽职责,被调查者被动接受调查。怕麻烦和普查对象个人隐私意识的提高,对普查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导致户口登记困难。
4.“见户难”、“进门难”、“脸难看”的“三难”。
5.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增强,让普查对象有所警觉。人们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明显增强。很多住房情况,离婚,再婚,领养孩子,都被视为个人隐私。由于种种原因,普查对象有很强的戒备心理,不愿意提供普查中的真实情况。
6、利益驱动,使普查对象隐瞒事实。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担心失去已经获得的利益,比如拆迁补偿款、领取未售出的死亡抚恤金等,隐瞒真相。
7.外国人很难得到积极的合作,因为他们的语言和习惯与中国人不同。由于语言、生活习惯、生活背景、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外地人对人口普查的入户方式、语言表达、宣传形式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诉求,可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理由拒绝人口普查。
8.遇到老弱病残,或者病人、小孩,很难获得准确的信息。有的住户只有老人、未成年孩子或保姆,不知道住户的确切情况,无法提供全面准确的人口信息,无法一次性完成任务。
9.对于一栋无人居住的房子,很难与房主取得联系。对于无人居住的空置户,如果有登记户口,很难联系到业主,也很难获得普查数据。
10.对于一房多户的现象,很难获得完整的普查数据。在一个房间多户的情况下,如果进屋不详细询问,人口普查数据很容易遗漏。
11.有出生和死亡的家庭很难获得真实的信息。由于种种原因,如果不及时注销死亡人口,出生人口为外来人口的家庭很难提供真实的人口普查数据。
二、入户前的准备工作
鉴于以上困难和问题,为了顺利完成户口登记任务,普查员必须在思想上和工作上做好充分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心理准备,树立坚定信心。要正确理解人口普查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依法普查意识;要对普查的难度做好充分准备,增强完成普查的信心。每个普查员都必须佩戴工作证,着装整洁,举止端庄,面带微笑,充满自信。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每个人的观念和习惯不同,不是每个家庭都会热情欢迎你,配合你的普查工作,有的人知道家里有人就不让你进去;有的扔给你一本户口本,然后把你拒之门外;有的人见面就抱怨,等等,可能会引起我们普查员的不高兴,影响普查工作,所以每个普查员都要记住,我们的工作是光荣的,参与并完成这项工作是我们的骄傲。所以要时刻保持自信的状态,消除被调查者的疑虑,顺利进行入户调查。
2、明确普查任务,把握普查内容。要明确普查的任务,掌握普查方案的内容和要求,知道权利和义务;能够自如回答普查的业务问题;对于户籍管理、计划生育、就业等政策问题,提示普查对象向相关行政部门咨询,并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3、熟悉普查区域范围,掌握普查对象。提前步入普查社区,熟悉地理边界和环境状况,通过社区普查小组提供的入户信息,掌握部分特殊户如出生外人口、死亡人口、出国定居人口、外来人口生活状况等信息,为入户查询提供第一手资料。
4.提前设计好入场路线,准备好各种家居用品。根据户籍信息,以及社区居委会提供的普查对象信息,结合普查对象的出行规律设计入户路线,准备好普查员证、承诺书、普查表、入户礼品和普查用具,特别是留言纸条,贴在未敲门的住户门上,预约下次入户访问。
三、入户技巧和查询方法
入户时,普查员在遵守相关制度和规定的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运用一定的入户技巧和询问方法,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普查登记不重不漏。(A)家务技能
1,进门。普查员在家里登记时要注意自己的仪表,敲门声音要适中。开门见山的时候要简明扼要的介绍自己,意图明确,亲和力强,表明身份和目的,突出注册内容安全保密,有法可依。你可以温柔地说:“你好!打扰一下,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办公厅的普查员。我正在进行今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我需要占用您一点时间来登记一份人口普查表。”“我们普查员有严格的保密责任,请放心!”等陈述,还要出示工作证,以消除被调查者的疑虑。同时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进屋前一定要得到住户的允许。进门最好不要用太薄的鞋套,检查鞋底有没有问题。下雨天我们应该把雨伞放在门外。
2.注册。入户后,普查员要将准备好的样表交给申请人,并要求申请人尽量提供户口本、身份证或暂住证等相关证件,结合已经获取的信息,确保登记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登记过程中,普查员要面带微笑,清楚地说出普查表中的各项指标,避免语速太慢或太快,用平和、亲切的语气营造轻松和谐的普查氛围。询问开始时,话题要根据情况进行,如:如果家里有孩子,可以从孩子身上问;如果有老人,问问他们的健康状况。在登记过程中,普查员要根据申请人的差异和指标的难易程度,运用一些询问技巧,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如果被调查者误解了问题或者没有理解清楚,普查员要用通俗的语言帮助申报者理解问题。在报名过程中,如果应聘者沉默不语,可能是因为不理解问题,或者考虑如何回答一些敏感问题。这时,如果身边有其他人,可以用更委婉的方式建议他人回避,礼貌地将话题拉回普查表中的相关内容,并向对方强调保密制度。人口普查表登记后,普查员应向申报人宣读记录内容,确认真实性后自己签字,再请申报人签字。普查员一边读出一边快速浏览表格是否有遗漏和逻辑错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出去。普查员在完成户口登记时应感谢申请人抽出时间配合登记,并应礼貌地说:“谢谢您的配合!””“不好意思打扰你了!“并告知正式登记核实时间,希望届时请他(她)配合,让申请人感受到登记的重要性,为下一次普查做好准备。
(2)询问法
在户籍工作中,被调查者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或不能真实反映相关调查信息。因此,普查员要讲究方法,掌握和运用一定的询问技巧,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在遵守相关清查规定和要求的同时,清查登记工作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态度友好。采访过程中,普查员应始终面带微笑,保持亲切、热情、真诚的谈话语气,营造轻松和谐的谈话环境。
2.说清楚。普查员应清楚地陈述问卷中的所有问题,不要说得太慢或太快,以确保受访者能够清楚地听到问题。
3.内容全面。如果普查员没有按照问卷顺序提问,或者在访问过程中遇到拒绝回答的问题,应在访问过程中进行记录,并在访问结束前进行检查,看调查内容是否完成。
4.恰当的解释。被采访者误解了问题或者没有理解清楚。普查员用通俗的语言帮助受访者准确理解问题。
5.循序渐进。所谓“循序渐进”,就是说如果我们能让别人接受我们的小要求,那么比之前没有提出要求的情况下,会更容易让他们接受更大的要求。随着面试的进展,回答者的警惕性和抵触情绪会降低。这时,如果向被调查者询问一些敏感信息,被调查者配合的可能性和程度就会大大增加,有利于普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6.选择进入房子的时机。普查员应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确定入户时间。一般来说,要选择普查对象的休息时间,比如中午和晚上。并且要注意避开他人,因为普查员走访的普查表中很多内容涉及到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所以为了让被调查者畅所欲言,要尽量选择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时间或环境进行走访登记。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更委婉的方式建议另找地方谈。
7.紧扣主题。面试中的谈话内容要紧扣普查表中的相关指标,倾听对方的意见。当被调查者离题太远时,普查员应找准时机,采用适当的方法,有礼貌地将话题拉回问卷中的相关调查内容,从而节省工作时间。
四、如何应对和处理住户中的特殊情况。
(A)如何处理拒绝访问住户的特殊情况
1.处理普查对象质疑普查工作和普查员身份的问题。普查对象将是“我为什么相信你?”并产生拒访心理。如果普查对象怀疑普查登记的可信度,普查员除了出示自己的工作证外,还可以出示相关的政府文件、宣传资料、国家统一印制的调查表等,取得对方的信任。
2.回答一下普查对象范围的问题。普查对象会是“你为什么要调查我?”并产生拒访心理。遇到此类问题时,普查员应向普查员说明,普查员是中国境内的自然人和未在境外定居的中国公民。并告诉普查对象:按照规定,你属于我们的调查范围,我对调查对象负责。
3.说明人口普查数据将严格保密。普查对象将是“谁会看到我的信息?我的信息的使用对我有影响吗?”并产生拒访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普查员应当在向普查对象出示并签署保密承诺书的基础上,介绍《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相关规定,详细说明普查机构和工作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对普查信息保密,个人资料不得对外提供和泄露的规定。
4.解释人口普查占用的时间。被调查者会以“我很忙,没时间接受调查”为由拒绝调查。这种情况下,普查员需要仔细区分。如果普查对象确实比较忙,不能接受入户登记,普查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普查对象建议:“我等你忙完这个事情,以后再登记”或者预约下一次入户登记。如果普查对象只是麻烦,普查员要帮助普查对象清楚地认识到普查的重要性和合法性,争取时间尽快进行普查登记。
5.人口普查员很难进入装有“门禁”装置的居民楼。普查员可以联系物业管理部门,争取支持和配合,对楼内居民进行入户调查。
6.普查员耐心解释宣传后,被调查者仍坚决拒绝调查。遇到这种情况,普查员要及时向上级普查机构汇报,由街道人普办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共同组成调查组,统一解决问题。
7.普查员很难和精神病人打交道。普查员应提前通过社区居委会了解普查区域内精神疾病患者的情况,并申请辖区民警协助完成普查任务。
8.人口普查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如果受到辱骂、言语恐吓、身体骚扰或暴力威胁,普查员应迅速离开并向普查指导员报告。由社区人口普查小组统一登记。在可提前预见的治安环境复杂的地区进行人口普查时,或在夜间进行人口普查时,最好有两名或两名以上普查员一起工作或有人陪同,以确保调查人员的人身安全。
9.经过普查员的耐心解释和宣传,被调查户仍坚决拒绝调查。拒绝访问的家庭一般集中在四类:一是高收入、高学历、有一定地位的人,以侵犯隐私为由拒绝进行普查,如大学教职工、金融行业工作人员、管理领导等;二是失业人员、低保对象、征地拆迁对象,这些人因不满而产生强烈的抗拒调查情绪,甚至辱骂、伤害普查员;(3)违反计划生育的,因害怕受到处罚,逃避人口普查;第四,集体户和特殊行业服务人员在夜间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不愿意透露个人信息。遇到这种情况,普查员要及时向上级普查机构汇报,然后可以采取由当地人普办和相关人员组成的调查组,统一解决问题。对于性质特别恶劣的,也可以依法查处。除了动员片警、警辅、村领导等基层力量外,还要进行个体动员,保证家务劳动的及时完成。也可以考虑通过统计执法解决,通过媒体曝光,达到“惩一教一”的效果。
10,回答者不在。目前人户分离现象依然严重,“空户”数量多,也增加了户口登记的难度。特别是征地拆迁、人才中心所在的普查小区,拥有多套住房的人无法掌握其现居住地及相关信息,导致登记工作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普查员应主动与接待他的人建立友好关系,通过这种关系了解并确定寻找和访问被调查者的最佳时间。必要时采取“留、打、守、靠”的方法,提高户籍率。
(2)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询问死亡人口、婚姻状况等敏感指标的方式方法。普查员要通过社区居委会、派出所、计生部门、民政部门提供的死亡人口、婚姻状况等信息,提前了解情况。不要直接问“你家有死亡人口吗?”你结过几次婚?”等等,这些都容易引起普查对象的反感,而应该采取委婉的方式问“今年你们家人口结构有变化吗?“你的婚姻状况有变化吗?”等问题,避免普查对象不愿回答造成的尴尬局面。
2.发现普查表内容错误需要采取的补救措施。完成调查后,普查员应尽快进行自查。一旦发现表中指标逻辑关系不一致,就要填写“核实内容清单”,由指导教师审核。在确认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再次联系申请人,再次进行入户核查和验证,当场纠正错误。
(3)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
1.敲门时,普查员应避免使用“我可以打扰你一下吗?”"我可以问你一些问题吗?"如果允许这种登记,普查对象一开始就更容易拒绝或不愿意接受登记。我们的普查员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曾经有一个普查员说:“对不起,我没有时间也没有时间,我不想接受你的普查”。普查员要让普查员知道配合普查是他的职责,并与之建立友好关系,提高配合率。
2.在户口登记的时候,简单介绍一下之后,你要马上争取时间开始登记。万一普查员真的很忙或者家里有客人不方便接受登记,要和普查员约好再回家。入户后,如果户主或了解情况的人不在,可以先登记自己能填的内容,确定再次入户的最佳时间,把登记的内容全部补全。如果你上门调查时遇到一些居民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向普查对象表明你会向有关部门反映。不要断然拒绝他们,因为普查员的户籍代表的是一种政府行为,所以你要坦诚相待,尽力而为!如果被调查人情绪不好,在你反复解释并出示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后仍拒绝登记,我们不能愤然离开,也不能和他吵架。我们应该礼貌地说:“抱歉打扰你了!希望大家有空可以联系我们”并通过其他方式在家里重新注册。对多次无法上门、不知道联系电话的调查户,要张贴通知,告知约定时间。如果侦查员看到通知后没有联系你,你应该上门看看通知有没有被撕掉等等来判断这户人家是否有人居住。
五、如何解决户籍难的问题。
1,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增加普查员对普查的信心,让被调查者放心,就要做好宣传计划,保证必要的宣传经费,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动员。特别是城市社区的居民互不认识,社区要重点宣传,这样以后普查员就可以在家登记了。要充分利用社区门口、宣传栏、楼梯口、电梯间、村(居)主干道、农资商店(小百货)门口等一切人员逗留和聚集的场所,让所有普查对象都理解、支持和参与普查。还要利用宣传册、广播、电视、彩铃、海报、横幅等通俗形式,广泛宣传普查政策、要求和意义,切实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打消普查对象的思想顾虑,引导群众依法配合普查,如实申报普查项目。
2.拓宽渠道,组建精干的“二人组”团队。要把有影响、正直、有技术、有责任心的人员充实到“两口子”队伍中,凭借他们在社会上的威望搞好普查工作。人口普查工作者,尤其是“两委”的素质、技能和责任心非常重要。当然,普查对象更容易被社会上信任的、诚信度高的普查工作者所接受,他们宣传的关于普查的内容也容易引起普查对象的骂声,普查对象也容易对这样的普查工作者说实话,填写真实的普查数据。普查员专业素质低直接影响其普查数据。素质低、业务不熟的普查员容易求数量,不求质量,甚至不按普查要求“入户登记”,凭空臆断,闭门造车,导致普查数据不准确。因此,应严格控制人员的选拔和调动。
3、攻坚克难,切实解决“三难”问题。所谓“三难”,就是“门难见”、“门难进”、“脸难看”。解决“三难”问题,必须采用“预约法”、“迂回法”、“等待法”、“跟踪法”、“站籍与户籍结合法”、“上下串联法”。
“预约法”是针对个别普查对象因事务多、工作忙,不定期外出和回家的情况。普查员可以在给普查户的信中公布调查队的电话号码,进行预约登记调查,随叫随到。同时,主动在不同时间上门与这些普查对象见面预约,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普查登记时间,在方便普查对象的前提下完成普查登记任务;
“绕道法”针对的是个别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开门不见面的普查对象。普查员选择先避开这些住户,到邻居家登记,过一段时间再回来。同时通过亲戚朋友的劝说,耐心细致的宣传引导,从而赢得他们的信任和配合。
“跟踪法”是针对登记工作中长期从事经营活动的部分普查对象。为了保证这些调查户在规定的时间内登记,普查人员要通过各种方式摸清被调查对象的经营场所和活动规律,根据线索追踪查找被调查对象,达到“不漏房、不漏房、不漏户、不漏人”的目的。
“等待法”针对的是未登记的调查户。每天上班前,普查员都在小区门口等着,询问未登记的住户,或预约或现场登记,查漏补缺。同时,每天晚上在小区楼下等待,对于未登记的住户,房间的灯一亮,马上进行上门登记。
“站登记与户登记相结合的方法”是指在普查登记中,每个社区以户登记为主,站登记为辅。对于不能见面的居民,普查员可以在普查对象的门上留下小纸条,注明登记站的工作时间和地点,并留下普查对象的电话号码,以便普查对象直接联系普查员。
“上下串联法”就是入户登记的过程,普查员经常要去下一户,问下一户(就是问下一户的大致情况,比如家庭人口,工作单位等。).这种方法更适合于拆迁安置小区、宿舍区、家属区、邻里间熟知的农村人口普查区。
4、结合人口普查,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为了使人口普查顺利进行,加强统计执法也至关重要。要严格执行《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统计执法,严防弄虚作假、虚报瞒报。对于普查中的违法行为,统计执法部门要依据统计法给予教育和处罚,提高政府普查的权威性。
6.面试技巧的精髓在于因时因人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由于文化素质不同、个人素养不同、答题方式不同、提问时间不同等因素的综合,复杂程度可想而知,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分析清楚的。普查员需要学会“观面观色”,对普查对象的类型做出快速判断,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有的还需要改变提问策略。总之,即使你掌握了拜访技巧的常识,你还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体验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