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题答题技巧

中考物理实验题答题技巧

解法分析:解答探究题,一定要深入理解课本上的物理规律,对其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对基础的探究题做到万无一失;二是掌握探究的方法,了解探究的全过程(七步),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多种探究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地回答问题。

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中考物理答题技巧探索性实验题,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在中考物理考试中,有一个题目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这个题目就是物理实验探究。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所有人都必须进行强化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成绩。那么,大学教育的专家就为大家带来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的答题技巧。

实验探究题:考点综合要求强。

实验探究共三题,其中物质17分,运动与相互作用44分。最后一题的题型也比较新颖,考察了基本质量密度和阿基米德原理公式。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找不到连接。

总的来说,广州中考物理试题侧重基础知识,题型新颖,提高了考生的综合能力!

知识点:状态的变化

真题(15题):将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放入铝罐中一段时间后,在罐外壁上形成一层霜,如图10所示。这层霜是由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造成的。在寒冷的冬天,拥挤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窗上,水蒸气变成水滴_ _ _ _ _ _ _ _ _ _ _ _(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滴就会出现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上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状态变化的知识点。当装干冰的铝罐温度很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到铝罐就会变成霜;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液化过程,会放出热量;如果冬天车内温度高,车外温度低,车窗温度低,车内水蒸气遇到冰冷的车窗玻璃就会液化成“水滴”。

本课题主要考察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和条件。

知识点:电度表、焦耳变化、状态变化。

真题(第21题):小明通过两个规格相同的电能表,将R 1和R 2两个电热棒接入恒压220V的照明电路。电能表转盘每转一圈,显示的功耗为5000J J,如图20所示,R1和R 2分别将放在相同规格烧杯中的相同初始温度和质量的水加热到80℃。

(1)R 1通电时耗电多少?

(2)r 1的电功率是多少?

(3)r 1的电阻是多少?

(4)两杯水加热消耗的电能应该是一样的,但是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R 1消耗的电能与R 2消耗的电能是不同的。请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R2消耗的电能大于R 1?

准备建议:

1.时间规划中的具体问题分析

我们知道中考物理主要分为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四个部分。这四部分的比例分别是:力学占40%左右,电学占35%,光热占25%左右。中考分数分布基本一致,中考问题集中。一般来说光学和热学部分没有问题,但是考的是学生的基础,而最难的题基本在机械和电气部分。当然,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样,成绩也不一样。所以在复习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学习物理的弱项,要有所准备。比如动力、热、光、电哪一部分没研究好,那就着重复习这一部分。如果你感觉到电流

你学习很好,但是害怕故障排除,所以这是你的弱点。这种练习要多做,多分析,直到学会为止。如果有的同学害怕电力综合题,那就在往年的中考题中找一些电力题加强训练,找规律,找方法,找思路,直到攻克。

2.回答的技巧永远比提问多。

1.做选择题,不仅要能选出正确的选项,还要能给出理由,不是凭感觉,而是通过一定的逻辑推理或过程,即有对有错的理由,这样才能做到一题通四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填空,画出问题。一定要仔细审题。答案文字尽量实物,准确无误。记得要含糊!特别提醒一下臂膀的练习,和几乎每年的考试题差不多。

3.分析问题,首先要通读问题,画出数据或关键条件(如电的串并联,元件之间的关系等。)在问题中,然后分析过程,最后根据分析过程写出简单的文字描述和公式,代入数据给出答案。需要提醒的是,单位(一个单位是1,总分1可能就是理想学校能否顺利走下去的1)一定要跟着数据走。代入数据后,不要在答题卡上写计算过程(物理考试不要求写计算过程,错了扣,对了不加)。

4.实验探究题,在复习阶段要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尤其是理解和表达文字的能力,切不可机械照搬实验规律;遇到设计实验或实验误差分析题时,要充分结合实验原理和公式,分析过程,按要求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