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笔记:11,人为什么会迷信?为什么迷信的人很难改变?

迷信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迷信。只是有的说出来让别人知道自己迷信在哪里;有些是隐藏的,外人无从得知。

或者有一定经验的心理学老师,通过对这些女生的心理疏导,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放一些死去女生的衣服之类的器皿,每个学生绑一些小花环,纸鹤等。,跑到城门外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它们烧掉。

说也奇怪,从那以后,好几个女生都在心理上接受了那个女生走了的事实,可以安心留在宿舍了。

这个案例并不夸张,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抚慰的过程和行为。

你相信喜鹊报喜,乌鸦报忧吗?有人信了。听到喜鹊的鸣叫,我觉得有好事要来了。至少看到乌鸦哇哇叫的时候心里掠过一片阴影。

有些迷信是编造的。古代小说中,经常有利用迷信形成神秘感,聚众闹事的例子。在大多数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中,往往在发动阶段就制造谣言和迷信,然后在时机成熟时出兵造反。

迷信也可以遗传。据观察,孩子的父母往往迷信一件事,比如害怕猫头鹰,孩子往往迷信猫头鹰,以为鬼哭了。究其原因,往往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对同一事物的迷信也传承了下来。

个人迷信形成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大众心理的迷信就更复杂了,无法细说。

迷信很难摆脱。一般来说,一个人迷信一件事,别人说什么都没用。粉丝被自己迷住了。这是一个笼统的结论,不可能深究。

但是有个心理学家B.F .斯金纳(1904-1990)不信邪。他认为所有的迷信行为都可以用他激进的行为主义理论来解释。通过他在自己设计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迷信鸽子实验”,他认为迷信。

他认为所有的行为,人和动物,公的外在,私的内在,包括一些感觉和想法,最终都是行为和后续结果之间的学习和控制关系。虽然他承认个体行为很难研究,比如人的思想和情绪往往是行为的原因,而不是环境和行为的混合体。

在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中,在任何场景条件下,你的行为都有可能随着你行为的结果而改变。比如被表扬,收到钱,解决了一个现实问题,会让你更有可能在未来重复同样的行为,以获得同样的动力。他称这些激励结果为强化物。

其他行为的结果,比如身体上的伤害或者感觉尴尬,会导致更少甚至刻意回避这些行为来避免同样尴尬的事情。这些行为的结果被称为惩罚因素或惩罚者。

行为的强化和惩罚、激励的作用是斯金纳的激进行为主义理论分析行为的基本过程。他的运营模式是:

这种行为模式并不新鲜。我们在研究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时候就知道了。你训练你的宠物狗坐下。如果你坐下来,你会被奖励一口狗粮或抚摸。不听的话,至少没有奖励。当你训练你的狗不要在房间里小便时也是如此。从狗小的时候,你就开始定期带它出去。如果你在外面小便,你会得到奖励;如果你在家里小便,你会受到惩罚。慢慢的,养狗成了一种习惯。他早上来,开始叫你出去,在楼下小便。

比如你在吃饭的时候,狗狗会围着桌子乞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家有家人会给狗喂饭。想要杜绝这种行为,首先要杜绝家人在饭桌上喂狗,然后不要给他们任何东西。久而久之,狗会杜绝乞讨。如果你的某个家人大发慈悲,偷偷还回去,你的努力就白费了。

斯金纳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也可以用这个模型来解释。

为什么斯金纳认为人是迷信的?是因为人们相信或者假设特定环境下的迷信行为和想要的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事实上,他认为这种关系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人们更愿意相信联系的存在?是因为在现实中,这种行为往往会因为某种偶然的巧合而得到意外的回报。他恰好把这种不一致性称为强化,即这种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对应的。

比如你每次去庙里烧香许愿,有的没有实现,但偶尔一个愿望实现了,你会觉得自己是真心的,是神仙。如果愿望没有实现,也有一句话,不是神灵,只是你的不真诚或者其他罪过,不然别人为什么要给都灵许愿?

斯金纳在1948设计了著名的斯金纳盒子来证明他的理论。只是一个笼子或者空盒子,里面放一个盘子或者托盘,方便放食物进去。

早期的斯金纳盒子有一个杠杆,如果被触发,可能会导致食物从盘子上掉下来,后来被改为将食物放在上面。动物通过试错获得行为激励。强化物可以观察动物行为,蓝测斯金纳的行为激励理论:迷信是如何形成的。

为了检验他的理论,斯金纳找了八只鸽子来做实验。实验规则是,研究人员开始找8只鸽子,然后少喂一点,让它们保持饥饿。

然后放进斯金纳盒子里研究,每15秒放一点食物(远远不够胃口)。按照鸽子的饥饿程度,它们应该不停地啄,可惜没有更多的了。抢一次,然后等15秒;这个循环。

每只饥饿的鸽子被一只一只地放进一个空笼子里,每天观察一次。两个独立的观察者记录了鸽子的行为。

最后发现,6只鸽子有一个有规律的迷信行为,就是采取一定的行动,似乎相信自己会期待心爱的食物。其实对于饿鸽来说,无论表现如何,食物都需要等待下一个15秒。有一只鸽子在笼子里顺时针旋转,转了两三圈,食物才过来;另一只用头反复推笼子的上角;另一只鸽子上下摇头;两只鸽子摇摆着,像在跳舞;另一只鸽子碰了碰盘子,飞奔而去。

这些鸽子在实验中的行为,在被放进斯金纳的箱子里进行实验之前,从来没有被发现过。即使这些行为与放食物无关,也可以看出鸽子认为通过这样有规律的动作可以期待食物缓解饥饿感。

至少这六只鸽子,斯金纳把它们变成了迷信的鸽子。

为了进一步打消鸽子的迷信行为,斯金纳进行了跟踪实验。第一,把食物放进去的时间从15秒延长到1分钟。迷信动作固定的鸽子开始发疯,上下移动,就像鸽子跳舞一样。(鸽食舞)

然后开始尝试消除鸽子迷信。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前提条件下,饥饿的鸽子无论是之前表现出的迷信行为,还是之后与鸽子共舞,都无法再在斯金纳的盒子里获得食物。

研究人员发现,随着实验的进展,鸽子的迷信行为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完全消失,不再是迷信的鸽子。这个从迷信到破除迷信的过程,鸽子喂食反应花了10000次才完成。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人的情绪形成和性格形成与成长环境和遗传有关,所以一个个体对某件事产生迷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人在面对自然环境的时候,有时候经常会遇到自己无能为力,显得很渺小,不确定自己想要完成什么,不确定自己追求的结果。

所以,只有正视自己的无力感、无助感和不自信,才能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外界的帮助上。

一旦得到想要的结果,就是斯金纳所说的正向刺激,下次遇到难题,又会重复同样的老故事,迷信就形成了。

迷信一旦形成,就很难消除。斯金纳迷信的鸽子在10000次负面刺激后被彻底消灭。

假设在这个过程中,比如达到了8000次,又出现了一个正向的强刺激,也就是刺激的不一致性,那么迷信行为可能就不会完全消除。如前所述,如果一只围着桌子乞讨的狗想杜绝这种行为,但你不在的时候,你的家人忍不住给了一两次,那就不可能戒掉狗乞讨。

因为人的希望结果是多重的,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人的欲望是多样的,所以当第一个愿望不能满足的时候,人很容易退而求其次,寻找次优替代品。比如喜鹊在你家门口叫,你最大的愿望就是升职。过了今天,就没有希望了,只是碰巧今天有人发红包,你可能会觉得喜鹊说的没错,好事对应的就是这个。

所以,人总是能找到方法自圆其说,听到喜鹊,再来找生活中的证据,证明喜鹊是个好东西。这种心理作用使得人们很难戒掉迷信行为。

为了生存,人类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所以可能受伤的记忆是很深的。

同样,对于迷信来说,相对于正面刺激和负面刺激,负面刺激比正面刺激有效得多,因为它们可能对人造成伤害。

也就是说,你更倾向于用迷信的方法来避免你可能得到的伤害,而不是用迷信的方法来得到好的结果。

无神论者认为迷信是愚蠢的,但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的存在最终可能随着人类的灭亡而消亡。迷信也是如此。我怕只要人类存在,就会有各种迷信。在某种程度上,迷信的存在有其积极意义。

①心理安慰功能

原来农村缺医少药。如果你生病了,请跳到神里面去。有时候你真的可以治愈疾病。口口相传,让原来的大神,在封闭的农村有了一定的市场。

人类经常在病重的时候想到跳神。女巫来了,准备一套仪式,然后围着火堆转,胡言乱语,说神仙下凡了。大神跳下后抓了一把香灰当药喝了。有时候,我真的治愈了一些不治之症。

其实这是一种心理安慰作用,香灰相当于安慰剂(安慰剂)的作用,只是你心理上认为神灵保佑你,你的病应该治好了。在心理安慰的情况下,你的免疫系统开始发挥作用,最后病好了,功劳却归于跳神。

②增强自信心,在困境中增强自己的能力和控制力。

迷信有时候可以增强自信。南方人做生意经常去财神,更有甚者,当他们遇到中大型的生意障碍时,他们会请求财神保佑他们。

为什么有时候有效?其实做生意是建立在一定的资源条件基础上的,未来受很多因素影响是不确定的。你去庙里画个牌子,和尚跟你说你运气好。你以为自己受到了神灵的眷顾,于是满怀自然的踏上了商旅,然后如你所愿满载而归。其实是你的自信在保佑你,是你的自信让你的事业一帆风顺。

寺里的和尚对此心知肚明。不信你可以把竹筒里的竹签倒出来看看。大部分都很好签。你画完之后,可以发几句好话哄你付钱。

如果真的随机,很多人抽不到好签又不交钱,和尚在哪里吃得快?

③危险工人比正常工人更迷信。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从事危险工作的从业者往往会有一些特殊的迷信行为。

可能的原因是危险从业者职业压力大,所以用一些迷信的行为来寻求解脱,找到缓解压力的方法。